应知应会
应知应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应知应会 >> 正文
  • 审核评估·临床教学基地说本科教育——丽水市中心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 作者:  编辑:李思怡  来源:   浏览:; 时间:2025年07月15日 15:08
  • 一、基地发展历程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丽水市中心医院)创建于1971年,1973年正式开诊,2000年成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2005年晋升为三甲医院。医院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开放床位2057张,2024年门急诊量236.78万人次。拥有职工4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771人,博士(含在读)97人,硕士473人。设有临床医技及平台科室/研究中心69个,入选浙江省首批研究型医院培育单位。学科实力强劲,拥有2个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多个省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形成临床、科研、教学、学术与管理协同发展的区域一流医疗体系。医院坚持科教协同,建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等多个科研平台,有国家级住培专业基地16个(含精神科专业“综专联合”基地),是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三年来,获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433项,发表一级学术期刊论文180余篇、SCI论文近333篇,出版专著19本。医院重视内涵建设,扎实推行精细化管理,其理念与实践成果获得高度认可。近年来管理影响力持续扩大,2024年接待100余家单位、2700余人次参访,成为展示丽水的重要窗口。

    22F8B


    二、教学基本情况

    基地2000年起承担温州医科大学14个专业的本科教学工作,年均接收、培养见习生100人、实习生90人。通过教学查房、技能训练、病例讨论等多样化临床教学活动,系统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基地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定期开展座谈会了解学习需求,组织入院教育帮助适应临床环境,并将思政教育融入培养全过程。基地依托先进的技能中心,为本科生开设腔镜体验、AI问诊病史采集等开放性实验课程,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基地已形成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为温州医科大学本科生提供了优质的教学服务和实践平台


    三、教学管理架构与制度

    医院构建了一把手领导下的教学管理体系,由分管副院长牵头成立医学教育管理委员会,统筹本科教学工作。委员会成员包括各职能部门及科室负责人,确保决策科学性和权威性。基地建立了完善的教学制度体系,涵盖教师资格认定、教研室管理、导师管理等20余项制度。设立20个临床教研室(科主任兼任教研室主任)和57名教学秘书,形成层级分明的管理架构。在教学运行过程中,基地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教研室每学期组织集体备课;分管领导季度主持委员会会议;教学部按月落实工作计划。通过领导带队督导、听课检查等方式,实现教学质量全程监控。


    四、师资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每季度开展师资培训;每年选派骨干赴顶尖院校进修,并邀请专家来院指导。各教研室定期组织教学研讨,针对性地解决临床教学难题。医院特别注重青年教师培养,通过导师制、教学观摩等方式,构建了梯队式师资队伍。同时深化院校合作,选派临床骨干赴温医大参进修学习,促进教学水平提升。

    教育教学改革方面,通过建立教改项目与科研项目同等激励机制,在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营造了重视教学的良好氛围。2022-2024年间,教师团队获得校级教改项目21项,其中包含3项思政专项,教改成果显著。2025年成功承办温州医科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展现了教学实力。

    医院构建了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部精准施策,本科生实习、见习带教工作进行精细化量化管理,与教师晋升绩效直接挂钩,有效激发教学积极性。多措并举下,医院教学质量持续提高,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五、教学硬件设施

    基地配套设施完备,全方位满足学生学习与生活需求。基地内设有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多媒体教室、中心实验室心理咨询室等。临床技能中心面积超4500平方米,拥有六大培训平台及30OSCE考站等,配备400余件先进模型设备,价值约1500多万元。教学大楼有7间教室,包括一间多媒体教室。各临床科室标配示教室及完善教学设施,还设有学生值班室。图书馆资料丰富,藏书达2050种,共35786册,所有中英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和期刊资源均向学生开放,且可免费检索丽水市网络图书馆的各类中外文献。学生宿舍区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健康需求,配备篮球场、乒乓球室、瑜伽房、健身房、咖啡厅等锻炼休闲场所,丰富课余活动,助力学生在紧张学习之余放松身心,保持良好状态。

    2A7ED


    六、教学质量督导评价机制

    基地多举措强化教学质量监控。

    (一)建立全方位教学督导制度

    分管院领导亲自带队开展教学督导,全方位指导监督教学活动,提升教学管理能力。教学部每季度组织教学质量督查,现场听课督导本科生各类课程,还访谈学生了解需求。各教研室学期初制定督导计划,主任和秘书参与督导听课,记录情况并课后反馈,督导记录存档。

    (二)开展教学自查与整改活动

    教研室每学期初开展教学工作自查,梳理检查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分析上学期教学质量反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教学部主任每学期带队检查教研室,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教学状况,提出改进意见,并要求限期反馈整改落实情况。

    (三)形成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此外,基地重视学生评价,建立完善评价体系。每学期组织学生从多维度评价教师教学,通过多种形式收集意见。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督促改进,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评优、职称评定等的重要依据,激励教师提升教学质量。


    七、教育教学成效

    多措并举之下,近年来基地取得较好的育人成效,收获颇丰。在温州医科大学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成绩逐年攀升,2022-2025年连续四届获奖,且奖项含金量不断提高,2025年更是收获铜及优秀组织奖。2022年,成功获评温州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医院教学名师教坛新秀 1名;2023年,又荣获温州医科大学教坛新秀1名。教学竞赛表现同样亮眼。2023年温州医科大学第十三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不仅荣获优秀组织奖,还有1名教师获得一等奖、1名教师获得三等奖,同年温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1名教师勇夺一等奖;2025年温州医科大学第十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收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并再次荣获优秀组织奖。此外,2024年在温州医科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实验教学组)中,有数名教师荣获二等奖。这些荣誉充分展现了本基地在教学领域的实力与水平。

    2D74F



版权所有 温州医科大学
备案编号:浙ICP备12004924号-4
联系电话:0577-868****
麦拓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