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地概况
温州医科大学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中医学专业赛道基地(简称为中医学专业赛道基地)成立于2020年12月,依托中医药学院开展各项活动,主要包括中医临床技能和中医经典传承等项目。基地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为指导,紧密围绕“中医药强省”的建设目标,全力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积极构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产”的育人模式,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产业视野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二、工作举措
1.组织管理:构建常态化运行机制
竞赛基地依托教务处和中医药学院,由中医药学院袁拯忠副院长领导。下设执行团队、专业指导教师团队、临床技能中心管理团队、学生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构建常态化运行机制。
2.竞赛实施:师生联动,以竞赛促进教学
本赛事主要面向中医学专业学生,在竞赛宣传和动员方面,充分发挥专任教师、班主任、辅导员、教学部门老师的力量,精准对接。并且,经过多年的积累,竞赛培训的高质量以及参赛过程的高收获通过同学们之间相互传播,渐渐的在学生群体中形成一定的口碑。通过竞赛活动,不断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成果展示
1.近五年获奖统计
国赛 2021 年至今只举办一次,我校中医代表队于2021年第一次参加国赛,获得 1 项三等奖。省赛 2021-2024 年共获得35 项,其中金奖 4 项、银奖 6 项、铜奖 25 项;校赛 2022-2024 年共获得 50 项,含金奖 6 项、银奖 18 项、铜奖 26 项。三类竞赛总计获奖 86 项。
2.标志性成果:国赛三等奖
2021年4月,由教育部主办,全国中医药教育发展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做学术指导,江西中医药大学及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承办的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中医学专业赛道预选赛顺利举行。我校系第一次参加此类竞赛,由王呈蕙、吴蔚波、洪玮、黄冰茜4位同学组成的代表队在此过程中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赛出了中医专业学生的精气神,并获得三等奖。
3.典型学生案例
黄冰茜,我校第一届参赛学生。赛后感言:“人的潜力是可以被发掘的,不去高估自己,也不要轻视自己。输赢确实很重要,但学习与内省也同样重要,希望学弟学妹们再接再励,希望温医的中医在不久的以后可以冲到全国赛再冲到第一梯队,你们都未来可期。”黄冰茜目前在西湖大学读博。
4.教学科研成果:竞赛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我校中医教师通过竞赛,不断促进教学水平提升,近些年,成功申报相关课题和发表相关教学论文。
4.1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表
序号 | 项目类别和名称 | 项目级别 | 资助单位或项目来源 | 项目经费(万元) | 项目起止 年月 | 主持人姓名 | 本专业专任教师参与人员姓名 |
1 | 以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为导向的中医外 科教学改革实践
| 省级 | 省教育厅 | 2万 | 2022.1-2024.12 | 郑晨果
| 黄风景、潘晓琼、金纯、周崇俊
|
2 | 中医基础理论+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实践的课程体系研究 | 省级 | 省教育厅 | 2万 | 2025.1-2026.12 | 黄风景 | 齐钰、林坚炜、刘妙华、陈婷婷
|
3 | 以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为导向的中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 校级 | 温州医科大学 | 0.3万 | 毛丹丹 | 黄风景、曾冰冰、陈亮、林坚炜 |
4.2发表学术论文
陈婷婷,黄风景,郑晨果. 医学技术技能比赛促进中医外科教学的应用实践 [J].中华全科医学, 2024, 22 (11): 1950-1952+1994.
5.基地风采照片
2024年竞赛团队合影
四、创新举措
1.医教融合——学工办与教学办联动构建全方位育人平台。竞赛以专业教师和附属医院医生为专业指导团队,学工、教学管理的教师为管理保障团队,明确分工,团结合作,在更加专业化的基础上提升竞赛水平。
2.培养专业师资团队,正在计划编写针对竞赛的教材,发挥“以赛促教、以教促学”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