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知应会
应知应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应知应会 >> 正文
  • 审核评估·临床教学基地说本科教育——瑞安市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作者:  编辑:李思怡  来源:   浏览:; 时间:2025年07月03日 14:32
  • 一、基地发展历程

    瑞安市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始建于1937年,是温州南翼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目前处于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A+序列医院实行“一院两区”(万松院区、瑞祥院区)运行模式,总占地面积230余亩,核定床位2000张,设47个临床学科、52个病区。

    医院医疗实力雄厚,2024年医院门急诊诊疗达334.17万人次,住院诊疗10.40万人次,手术4.21万例次。拥有省级重点学科2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省区域专病中心建设学科1个、省县级医院龙头学科4个,市级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16胸痛中心、高级卒中中心等五大中心通过国家认证。

    科研平台支撑有力,拥有临床转化研究中心、精准医学中心动物实验中心及生物样本库(筹)。

    4223E

    2000年成为温州医科大学非直附属医院以来,医院医学教育发展迅速,院校教学合作持续深化:2002年成为临床见习教学基地2022年承担护理见习教学工作;2019成为温医大-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20年、2023年先后获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专业基地及内外科专业基地,形成临床和护理专业教学、本科教育和研究生培养、院校教学和毕业后培训全面展开的医学教学模式。


    ADDA


    二、基地教学基本情况

    医院承担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麻醉学、护理医学等专业的见习教学工作,年均接收见习学生180 人左右,承担理论授课405学时、临床技能学课程240学时、见习带教1028学时

    临床实习带教覆盖临床医学、眼视光医学、中医学等23个专业方向年均接收实习学生200余人开展实习小讲课290余次,教学查85次、病例讨论57次。

    78A8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人文关怀的高素质医学生

    2845B

    实践教学中推行“双师制”模式,由实习导师与科室带教老师协同指导,结合Mini-CEXDOPS评价工具,加速实习生临床思维和操作技能的培养


    1C998


    三、教学管理架构与制度

    医院建立“教学管理委员会-教研室-教研组”三级管理体系,分管院长任教学管理委员主任。在教学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教学部负责指导内科、外科、妇产科等20个教研室开展教学工作并对教学质量进行督导,配备专职教学管理人员2各教研室/教研组设教学秘书60

    201E8

    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涵盖师资管理、经费使用、学生考核等环节,通过《实习生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评估监管制度》等7项核心制度规范教学流程,形成标准化的教学运行机制。


    四、师资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

    (一)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

    现有临床教师698人,高级职称占比48.71%温州医科大学硕博生导师4682人被温州医科大学兼职教师,其中兼职教授42人,兼职副教授27

    BA52


    (二)聚焦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素养

    近年来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落实师资培训交流,提高教学能力,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

    3B62B


    (三)依托教学与教改平台,促进创新能力提升

    2024年承办温医大第14期本科教学公开示范课,我院青年教师徐霜、曾钰分别做病史采集的mini-CEX评价和外科换药术的DOPS评价展示。

    266B5

    2025年承办温医大第七届青年教师英语授课比赛,助力教学国际化发展。

    2CFEB

    近五年立项温医大校级教改课题38项,结题21项,聚焦“案例+模拟”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方法创新与师资能力提升



    五、教学硬件设施保障

    培训场地设施齐全

    拥有图书馆、电脑教室智慧教室、学术报告厅,示教室遍布全院临床科室,2000米的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全天侯开放,全面满足理论授课与技能培训需求。医院电子图书馆和依托温医大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丰富,满足学生个体化的学习需求

    290DC

    (二)教学工具多样

    瑞医教学管理平台发布教学微视频、微课堂,供学生学习、师资借鉴;手机端Mini-cexDops形成性评价,随时指导学员临床技能提升。

    1E71D

    生活设施完备

    4人间寝室,洗衣房带自动洗衣机、烘干机食堂紧邻宿舍,提供一日三餐及夜点心,为学生开放半份菜,丰富同等价格下的菜品两院区通勤大巴定时往返丰富的文体活动场地,开放的职工社团俱乐部,和职工同等享受理发、观影的福利为在医院的学习培训提供优良的生活保障。

    3C9A7


    六、教学质量督导机制

    (一)建立多维评价体系

    建立“校级督导+院内督导+师生互评”多维评价体系在学校教学质量督查的基础上,开展院内教学督导、师生教学互评,通过定期督导、教学评价质量报告,每季度在教学管理委员会进行分析反馈,动态监测教学环节,确保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形成闭环管理。

    实行全院听课制度

    分管院领导教学部教研室教学人员按不同频度进行听课评价,新师资参加观摩听课,进一步规范临床教学活动,提升临床教学质量。

    16C4A


    七、育人特色举措和成效

    (一)培养有温度的未来医者

    在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关注人文教育。

    41BA6

    通过带教老师言传身教重温医学生誓词聆听住培学长的医疗故事,让医学生们学会关注疾病的背后,成为有温度的未来医者。开设叙事医学”课程,组织社区志愿服务、义务献血等活动。2024临床医学专业的实习生陈浩然同学更是遇事不乱,在电梯救援的瞬间绽放出未来医者的光芒。

    29BE2

    (二)沟通关爱,温暖师生情

    亲切关怀,探视住院实习生;师生座谈,倾听心声话成长;宿舍巡访,共建寝室新文明;开心温暖,腊八元宵齐欢度。

    289B2

    教学相长青蓝同辉

    医学生们在温州医科大学第十六、十七届大学生技能竞赛和温州医科大学首届本科临床实习优秀病例报告评比中喜得银奖、铜奖教师也在各类教学比赛中多次斩获大奖:

    2024温州医科大学第四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陈晓初老师团队、潘向上老师团队获二等奖同年,陈晓初老师团队获浙江省第四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实验技能专项赛三等奖。2025年温州医科大学第七届英语授课比赛,陈帆帆老师获特等奖,郭慧慧老师获二等奖。徐培培、陈蕾、王晓燕、项文苑等老师获2025温州医科大学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三等奖,彰显教学实力与育人成效。

    30108


版权所有 温州医科大学
备案编号:浙ICP备12004924号-4
联系电话:0577-868****
麦拓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