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医学教育理念,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并全力保障新版教材顺利实施、推动全省各教学基地临床教学同质化发展,7月15日-16日,由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牵头组织的《内科学》《外科学》核心课程集体备课会顺利召开。会议规格高、覆盖广,第一临床医学院执行院长兼医院副院长吴高俊、学校教务处副处长林安琪出席会议并致辞。本次备课会采用线上线下同步模式,汇聚了来自各临床学院及省内25家承担见习任务的临床教学基地的400余名骨干教师。共同围绕新版《内科学》《外科学》(人卫第十版)教材的修订要点与精髓,展开了深入研讨与集体备课,旨在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临床教学水平。
会上,吴高俊副院长强调了本科教育的意义和集体备课会的重要性,重视“两性一度”,着重指出在第十版教材在新学期全面启用的关键节点,本次集体备课对精准把握修订精髓、科学重构教学大纲、统一教学标准具有决定性意义。他希望教师充分利用此平台,发挥集体智慧,以新教材应用为契机,推动《内科学》《外科学》教学质量和育人成效的全面提升。
林安琪副处长指出,高质量的教材修订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石。本次修订紧扣学科前沿和国家医学教育新要求,意义重大。她结合2025年审核评估要求,希望大家集思广益,优化教学设计,探索有效教法,促进理实融合。教务处将全力支持教学改革与创新,共同推动临床医学核心课程“金课”建设,为培养卓越医学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教学部夏凯愉主任强调备课须紧扣“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及执医考试重点。她系统指导教研室从学情、教材、大纲、重难点、课时、教法、课堂设计及测试八大方面开展集体备课,为教师后续修订大纲、教案、课件及日常备课提供清晰指引,确保工作有的放矢。
《内科学》集体备课会
7月16日,温州医科大学《内科学》集体备课会在附一医4C02会议室召开。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学系主任李玉苹教授主持会议,全省内科教学骨干齐聚共谋育人新篇。
第二临床医学院呼吸教研室主任夏晓东以《期末考核深度解析》精准把脉教学痛点,基于临床专业学生考卷大数据,夯实疾病核心知识点,提供精准改进路径。
教材解读环节,七大专科主任联袂解码《内科学(第10版)》革新内核来自第一临床医学院血液教研室江松福、心内教研室陈长曦、消化教研室李惠萍、肾内教研室陈天新、呼吸教研室谢于鹏、内分泌教研室谷雪梅、风湿教研室孙莉等主任分别就血液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风湿免疫病的修订要点进行深度解读。聚焦知识前沿性为后续教学大纲、教案、课件的修订奠定学科共识。
在课程优化讨论环节,OBE理念落地研讨引爆深度互动,各教学医院教师聚焦“课堂时间分配”“新题库同步更新”等实操难题进行探讨。李玉苹主任在总结中强调全体教师须深度内化教材“精准医疗+整合医学”双核导向,大家要以新教材为引擎,锻造临床胜任力培养的“温医大范式”。
《外科学》集体备课会
7月17日,温州医科大学《外科学》集体备课会在附一医4C02会议室召开,会议由第一临床医学院外科学系系主任程骏教授主持,全省外科教学骨干齐聚一堂,共谋育人新篇。
会议特邀第二临床医学院外科学教研室主任黄颖鹏教授作专题报告《“双轮驱动”促成长:优化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学习动力与纪律管理》,报告直击教学痛点为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能提供了创新思路。
本次会议核心议程是对《外科学》(第十版)的全域解析与大纲修订攻坚。来自第一临床医学院肝胆胰外科陈宗静、胃肠外科黄冬冬、结直肠肛门外科项友群、麻醉科解康杰、胸外科张翔、心脏外科金培峰、泌尿外科郭勇、骨科滕红林、神经外科张鹏、甲状腺外科黄关立、乳腺外科周素梅、疝与腹壁外科杜舟、血管外科倪海真、创面修复(烧伤)科林才、创伤外科赵峰等15个外科亚专科教研室主任或代表依次发言,系统阐释新老教材在知识体系、临床思维培养路径的核心变革与传承逻辑,为后续基于新教材的教学大纲修订提供了坚实的专业依据和清晰的优化方向。
外科学教学秘书陈文静基于本学期教学成绩数据,剖析教学成效与改进空间,以量化分析支撑精准教学改革。
大会总结环节,程骏主任锚定集体备课的核心目标,要求各位教师须深度消化教材修订理念,确保知识传递精准性;以新教材为纲,实现“标准统一、进度同步、质量同质”,为新学期高质量实施外科教学筑牢根基,奋力书写医学教育“新质生产力”的温医大篇章。
本次集体备课会内容充实、讨论深入、目标明确,成功搭建了校际间高效沟通与协作的桥梁,为温州医科大学《内科学》《外科学》课程在新教材启用背景下的内涵式发展与全省各教学基地质量同质化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